“音乐黑名单”声讨低俗恶俗 |
为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促进网络音乐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文化部近日公布了一批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要求互联网文化单位集中下架120首内容违规的网络音乐产品,同时着手部署对违规网络音乐经营活动的查处工作,对拒不下架的互联网文化单位,文化部将依法从严查处。
网络音乐作品作为精神产品,也是“价值的载体”“精神的代言者”,总会传播和透出一种价值气息,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品位,进而成为社会风气、公共道德的熏陶和感染者。所以,网络歌手在“发声”和“制造”声音的同时,也应该将或者优美,或者壮阔,或者优雅,或者“乐俗”的艺术气象融入曲中,给消费者、社会空气带来清新健朗的引领。
“通俗歌曲”的这个“俗”,是“通俗易懂”“简单好懂”,是充满了群众气派、口语风格的“大白话”,让群众听得懂,很上口,更是“不低俗”“不媚俗”“不恶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让艺术品位始终固定在开心、和谐、情趣化的格调上。
可如今的网络歌曲:《自杀日记》、《黑暗之中吻了你的嘴》、《今晚一夜情》、《贱女人坏男人》等庸俗、市侩、浅薄、低级趣味的歌名和歌词,已经不是通俗和健康意义上的“俗”了,而成为让人作呕的“恶俗”和“灰色价值的教唆”。如此一来,这些所谓的网络歌手的眼球效应、商业效应、点击率,确实能得到提高,可将自我效应建立在对公共文化、健朗精神的伤害之上,以丑为美,以恶俗为卖点,拿庸俗当有趣,分明已成为“精神毒品”。
中国音乐家协会曾经召开“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座谈会,著名词作家阎肃说,“像《那一夜》这样低俗、没文化的网络歌曲是对音乐、对人心灵的一种亵渎和糟蹋。”“真的不能再任由这种恶俗化的风气蔓延下去了。”
我们让这些歌曲“下架”,不仅是一种及时的文化执法,更是义正词严的“文化声讨”,对于那些构成污染的“坏作品”“霉变作品”,我们再也不能用所谓的“自由主义”,让它们四处游荡、污染人心。只有亮出高调的“挞伐”,以清明正义的姿态出现,才能对无耻者形成无声的遏制,最终打赢这场“网络音乐品位保卫战”;只有对恶俗文化“人人喊打”,敦促更多文艺工作者摒弃粗鄙、靠拢善美,才能让健康、清朗的艺术空气真正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