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文化与特色文化产业论纲 |
一、“十三五”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解读
2014年8月,文化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对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民、乐民、富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回顾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其中特色文化产业表现出色、贡献巨大,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基本概念
特色文化产业是指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各具特色,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内容。节庆文化产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酒文化产业、茶文化产业、花文化产业、珠宝玉石文化产业、大型实景演出产业等都属于特色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产业就特在地域性、乡土味、民族性和工匠精神上。
(二)存在不足
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特色文化产业依赖于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广泛存在于民间、乡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欠发达,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状态,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
第二,市场化程度不高。特色文化产业的产品种类较少,一般而言,产品的审美价值大于使用价值。产业门类不全,产业体系不完备、产业链不长、产业集群偏弱,市场开拓意识不强,营销能力普遍较低,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第三,知名品牌较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能够围绕地方特色,发掘创建自己的文化品牌,对文化资源缺少经营性、开发性整合,缺少文化品牌的战略策划和运作,通过品牌的创建促进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低,原创IP的功能发挥不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
第四,高端创意和管理人才不足。一般而言,既懂文化艺术品创作又懂经营管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较少。特色文化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尤其是以最具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门类,多数以家族手艺传承形成的家族企业或者是家庭小作坊发展而来,对于经营者自身来说,缺少对特色文化产品的创新创意设计,虽有精湛的技艺,但仅凭代代相传、口口相授,而陷入一代一代重复复制的怪圈;缺乏对市场与时代变迁的认知,较少研究和关注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市场需求,同时缺乏对先进生产技术手段的有效利用,使得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极不匹配;缺乏创意设计型的新型工匠,也缺乏懂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长期停留在家庭作坊和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小手工业发展阶段。
(三)基本原则
第一,传承文化,科学发展。在产业发展尤其是特色街区、特色村镇、园区建设中,注重保护乡村原始风貌、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态,突出传统特点,不搞大开大建,不拆真建假,不毁坏古迹和历史记忆。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鉴于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所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坚持科学和谐发展是根本。
第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没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族特色,就无法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因此,地域性、民族性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和资源基础。立足各地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重点,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构建具有鲜明区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第三,创意引领,跨界融合。仅局限于传统资源而没创意创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就没有了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立足传统又不断创新才能使特色文化产业真正做强做大,并在创新中不断前行,取得质的飞跃,创意创新是特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加强创意设计,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促进特色文化资源与现代化消费需求有效对接,同时,加快特色文化产业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拓展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融合发展,就必须加速对金融资本的吸纳,对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对相关产业的广泛联系,对“互联网+”的有效对接。只有这样,特色文化产业才能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四,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市场是检验特色文化产业能否生存并得到发展的试金石,市场导向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基本路径。因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开拓发展。而鉴于目前我国特色文化产业企业规模小、市场份额小、竞争力弱的实际,政府的扶持培育显得尤为重要。要坚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职能,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市场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特色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与坚持政府主导扶持下的市场科学有序竞争,正是强化市场主体与政府主导两手都要硬的客观要求。
(四)主要目标
到2020年,形成若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一批具有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和示范乡镇,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并将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有效路径。
(五)主要任务
第一,发展重点领域。重点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特色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庆、特色会展等特色文化产业。
第二,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带。加强对地缘相近、文脉相承区域的统筹协调,鼓励发展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十三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形成带状发展新趋势。突破了过去地域圈层环状发展的束缚,代之而起的是线性带状发展,突破行政区划的制约,而以文化纽带相联系。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持续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加快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和文化旅游产业带。加强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哈大高铁经济文化带、环渤海湾文化产业带、长江、黄河、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带状上的特色文化资源整合,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建设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鼓励各地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不断推出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
第四,打造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充分利用国家推动特色产业小镇、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历史机遇,把特色文化产业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内容,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承载文化记忆和乡愁,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和主导产业特色文化产业示范乡镇、特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乡村,还应把特色文化产业与田园综合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美丽乡村,使中国农村真正成为希望的田野。
第五,建设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加强健全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打破地区、行业分割,主动开放市场,培育和引进特色文化骨干企业,发挥其在创意研发、品牌培育、渠道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龙头作用,带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第六,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支持各地实施“一地(县、镇、村)一品”战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
第七,促进特色文化产品交易。完善特色文化产品营销体系,创新营销理念,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依托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拓展大众消费市场,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要特别关注特色文化产品的国际化市场营销,充分抓住“异文化消费”的心理,用世界的话语,讲中国的故事,用中国的特色文化产品,构建适应世界市场需求的中国特色文化贸易体系,使中国特色文化产品进入世界大众消费市场,真正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六)保障措施
第一,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加大财政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把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范围,对特色文化企业税收进行优惠减免,加强特色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支持与服务。
第二,强化人才支撑。重视人才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端文化创意、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扶持。
第三,建立重点项目库。按照自愿申报、动态管理、重点扶持的原则,依托国家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面向全国征集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指导、管理、协调、支持和服务。
第四,支持拓展境外市场。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对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境外投资、营销渠道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予以支持。
第五,建立完善交流合作机制。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与地方加强合作,促进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发挥各自优势,带动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第六,加强组织实施。科学研究并制定鼓励本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土地等多方面扶持政策,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中国特色文化与特色文化产业业态分析
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必先了解特色文化内涵。特色文化是特色文化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不同地域条件下,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形成自己民族特征的文化样式,为此,研究中国特色文化,打造中国特色文化产业首先需要对中国特色文化做必要的分析和分类。
(一)中国节庆文化与节庆产业
节庆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节庆活动与人类文明起源同步,最早的节庆以祭祀为主要目的,有固定的节期和相当规模的祭仪就可以演化成节日。节庆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庆活动有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之分。根据调查,当前全国范围内各种节庆活动约有10000个,以民族为单位的传统节庆活动约有500个。现代节庆以文化资源为核心、以创意创新为特征、以文化消费为目的、以身心愉悦为目标、以公共参与为形式、以现代旅游为载体。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和市民参与,能够拉动“食住行游购娱”旅游综合消费,带动相关产业链的互动。节庆产业立足于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特色经济,从而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促进所在地区的文明建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利用节庆文化资源,将节庆活动办成吸引游客,扩大和提升地方知名度,实现招商引资,推动地方发展的特色文化活动,正是基于节庆文化资源向节庆产业转化的这一过程,并由此做大做强节庆文化产业。
(二)中国茶文化与茶文化产业
饮茶始于中国,同时中国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布朗族被认为是最早驯化野生茶的民族。唐代陆羽的《茶经》被誉为最早的茶文化经典和百科全书。茶从中国起源,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最重要的饮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茶叶从茗菜、药用、变为饮用,又从单纯的解渴、保健,提升为重视高尚礼仪的茶艺、茶礼、茶道等,民间以茶会友。茶文化包含了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
茶叶作为中国农业特色及文化传承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文化与消费相结合,这样的消费容易持久、稳定,而且能进入较高层次,形成茶叶商品的高价位。西湖龙井、安吉白茶、六安瓜片、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茉莉双环、祁门红茶、君山银针、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随之出现。近十年来,普洱茶的异军突起正是中国茶文化产业兴起的一个范本。
浙江省2016年明确打造1000亿元的世界绿茶生产、贸易、文化交流、教育科研、休闲养生中心、形成茶产业链。云南省提出了“千亿云茶”目标,2015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802万亩,茶叶总产量达36万吨,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达623.1亿元。2015年福建茶叶总产量约35万吨,产值约200亿元,居全国首位,茶园面积位列全国第五。以经营茶文化为主体的企业越来越多,并且已经形成的茶文化产业集群包括茶馆业、茶包装业、茶传媒业、茶旅游业、茶培训业、茶设计业等,为整个茶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产值。不仅如此,将种植茶叶的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近年来形成了异彩纷呈的茶叶农庄、茶园酒店、茶山旅游产品等。最为典型的莫过于云南普洱市的景迈山柏联庄园和浙江安吉帐篷客酒店,已成为茶文化产业的经典作品。
(三)中国酒文化与酒文化产业
酒,是同时穿越人类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未来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优秀民族传统产业。酒文化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酒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饮料,更是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结合,不少文人写下饮酒诗,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人文生活、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酒与酒文化在中国人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许多酿酒特色工艺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酒与中国文人的故事佳话不绝于史,李白斗酒诗百篇,竹林七贤的狂放形象为酒所塑造,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避免了政治动乱,红楼梦里的行酒令更是风情万种……总之,酒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连。
我国拥有多样且深厚的酒文化资源,汾酒源远流长的杏花村诗酒文化,太白酒张口即来的诗仙文化,杜康酒耳熟能详的酒祖文化,都是很好的行业支撑。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礼,随着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崇尚健康、理性饮酒的消费理念已经成为新常态和时尚。2012年,中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在10个亿以上的企业将近50家,占市场份额45%左右。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前五名: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洋河和汾酒。根据白酒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1-6月生产白酒6237369.66千升。酒产业的健康发展,为酒文化的兴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繁荣的酒文化成为推动酒产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中国花文化与花文化产业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自然,追求真、善、美的民族,对花草树木有着独特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几千年的花卉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花卉资源,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花文化。中华丰厚的花文化底蕴,表现出对花卉的热爱。文人墨客寄情花卉,赋予花卉情感。陶渊明的咏菊,黄巢的“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气势,林和靖“梅妻鹤子”的传说,陆游引梅喻己的抒怀,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爱莲说等,千百年来,人们对花卉的喜爱经久不衰。总的来说,花文化是围绕观赏花卉而展开的各类社会、文化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包括花市、花展、花节、花膳、花画、花诗、花歌、花舞、花工艺品等。近年来,插花艺术悄然兴起,已成为都市丽人生活的必修课,随之而来的花道培训等特色文化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已成为一个花卉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以云南斗南花卉交易市场为例,斗南花卉市场的成交价格对全国鲜花的批发价格影响很大,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国内外4500多家企业常驻在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拍卖时一笔交易平均4秒就能完成。2015年,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的花卉交易量超过57亿枝,平均日交易量为1568万枝,平均日交易额1176万元。随着民族文化和审美的发展,花卉消费习惯也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花卉日渐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花卉产业繁荣的时代已经来临。花卉经济将是一条庞大的产业链,国内花卉消费每年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人均鲜花消费数量仅10支左右,距离世界各国人均年消费30支,还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五)香文化与香料文化产业
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久远,香文化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汉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汉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
中华民族自用香以来,经过长久的发展,形成了悠久而丰富的香文化。香在祖先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心清闻妙香”,先贤们认为焚香是修养人格、降躁火、辅正行最有效的方法。现代生活中,香的作用越来越丰富和多元。人们用熏香净化空气,现代都市白领用香薰缓解压力、改善睡眠,香文化日渐流行,成为一种引领时尚潮流的趋势。品香虽然也有许多养生功效,但其精髓在于心境的平和、修为的提升和智慧的参悟。
“一棵小草托起一个经济王国”,国内已经涌现出广东、上海、浙江、江西、江苏等香精香料工业较为发达、生产企业较为集中的产业集群。东莞“文化+旅游”打造中国香都。东莞寮步建立了中国沉香博物馆,有沉香协会、沉香公园和沉香批发市场等。东莞香博会已成为沉香行业文化与产业的盛事,2014年香博会首次由广东省沉香协会主办,4天展期吸引参会观众多达50万人次,成交金额达5亿元。海南以“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的链条,推出“香岛模式”,给出“免费培训、免费造香、保底收购”的承诺。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香料香精工业的跨国转型,我国香料香精行业发展较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六)玉文化与珠宝玉石文化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玉器盛行已有8000年,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从红山文化到河姆渡文化,玉作为重要的礼器大量出土,玉的尊贵从玉猪龙彰显的最早的龙图腾崇拜,到皇权象征的“玉玺”,从“金缕玉衣”到慈禧所喜爱的“玉白菜”,古往今来,无不透出玉文化浓烈的色彩和丰富的内涵。玉文化包含着“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翡翠、和田玉、钻石、红宝石、蓝宝石、金绿宝石等作为天然珠宝玉石,深受人们喜爱。“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玉石的高价值。玉石文化在中国传承数千年,现在它以丰富的种类和灿烂的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加工和消费国。
目前,我国珠宝首饰翡翠玉器市场规模达1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超过20%。广东揭阳玉器加工销售量占据全国85%以上,占亚洲七成;企业近万家,从业人员15万人以上,贸易额突破百亿元,揭阳也成了全国乃至亚洲最高档、最大型和最集中的高档翡翠生产、加工基地和贸易集散中心。河南南阳玉雕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人,玉类加工户1.5万余家,年产值达120多亿元。云南省珠宝企业6000多家,从业人员达40多万,形成了以瑞丽、腾冲、盈江等作为传统口岸基地的“1个中心、2条黄金路线、3个热点区域”的产业格局,成为年销售额稳定在100亿元以上的重要经济产业。新疆2013年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玉器市场有32个,玉器商铺4100家,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30余家,总产值达150亿元,占全新疆GDP的5%。随着珠宝玉石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开始显现集群化模式,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据预测,未来的玉石产业会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长。
(七)中国陶瓷文化与陶瓷文化产业
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以制陶为标志的人类历史上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说明陶瓷文化在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地位。无论大汶口遗址的灰陶,还是马家窑的彩陶,或是河姆渡的黑陶,无不透出先人们的智慧之光。到了唐代,以三彩为代表的陶瓷烧制技术更加成熟,成为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创举。宋代时期,陶瓷业得到蓬勃发展,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颜色品种上日趋丰富。元代,景德镇成为中国陶瓷产业中心,青花瓷自此起兴。明代,景德镇陶瓷制造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独占突出地位,出现了福建的德化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磁州窑。现代的陶瓷艺术不但注重传统的青花彩绘和单一的器皿表现形式,而且注重体现艺术欣赏和审美性。陶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艺术、民俗文化,表现出相当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广泛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
我国是全球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2014年,我国艺术陶瓷产量占全球总量的65%,日用陶瓷产量占全球总量的70%。佛山拥有全国最大和产业链最完备的陶瓷产业集群,年产值近千亿元,集聚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陶瓷品牌和代表性企业。2016年,佛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众陶联产业平台,实现采购方与源头供应方的直接对接。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的需求还会迎来新的增长阶段。
陶瓷文化产业使得陶瓷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合二为一,发挥协同效应。景德镇作为瓷都,最具有特色、最吸引人的是它的瓷文化。景德镇形成了以陶瓷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旅游目的城市,形成了以陶瓷文化为主线的新型旅游态势。2015年,景德镇陶瓷工业总产值达335亿元,进出口达2.8亿元人民币。建设景德镇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
(八)红木文化与木雕艺术文化产业
红木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审美思想为依托的,凝结在红木制品上(红木家具、红木小件、红木装饰构件)的信息、艺术、技术的总称。红木家具始于明朝,红木文化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精髓,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贵族名胄才能使用红木家具,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木一世界,一器一文化,陈之厅堂,雅室生辉;用之舒适宜人,顿减尘劳;观之赏心悦目,陶冶性情;品之意驰神往,荡气回肠。红木家具是红木文化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星,高雅而尊贵,唯美而奢华,备受人们青睐。
红木有两科五属八类三十三种。豆科、柿树两科;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五属;紫檀木类、梨花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八类。近年来,材质珍贵、独具匠心且经久耐用的红木家具愈发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使用者品位、修养的一种标志。现在的红木家具既有简洁大方的仿明式,又有雕龙画凤、精雕细琢的仿清式,适合不同人的审美需求,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均很高。由于地域与文化差异,我国形成了浙江东阳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广东潮州木雕、浙江黄杨木雕四大流派。近年来因银族特色而著称的云南剑川白族木雕也在全国赢得了普遍的赞誉。
我国是红木制品的主产国,也是最大消费国,目前,仅有广东地区生产的部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