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行业动态
认识与适应“文化+”发展新趋势
分享到:
时间:2015-09-07 来源:

在这个跨界融合的时代,“文化+”意义重大,从狭义上讲,现在所流行的IP,既是“文化+”的具象体现。总之,了解“文化+”,对做好文化产业很有必要。本文的作者是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本文是当前对“文化+”比较系统的解读,是了解“文化+”的必读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围绕改革创新,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互联网+”战略,正式拉开了国内新一轮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序幕。伴随着全球性科技革命、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极大地唤醒了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创意创新”日益成为文化发展的新标识,“跨界融合”逐渐成为文化发展的新常态,一个标志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时代正在到来。深刻把握“文化+”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文化+”时代文化工作的基本路径,对于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实现“中国梦”“文化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认识“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背景、两个维度、六个特征”。

(一)“文化+”的四个背景。

——时代背景: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要求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在美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催生了“新硬件时代”,无人飞机、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新服务走进现实生活。在国内,互联网技术加速了传统行业的颠覆,“电商”打败了“店商”,支付宝闯进传统银行业的领域。面对新科技革命的大潮,文化工作必须主动作为、与时俱进。

——政策背景: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要求文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落实“四个全面”,要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就是要敢于创新创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要让文化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润物细无声”;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急;就是要与经济社会的其它部门全面融合,开拓新的发展领域。

——社会背景:经济新常态引导文化建设进入了加快发展的状态。在经济新常态下,文化发展的方式、途径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在文化消费领域,现在,群众不再满足于戏院的舞台演出,他们要求的是多层次的文化内容、立体化的视听享受、体验式的互动参与,呼唤文化的创新发展、融合发展。

——区域背景:京津冀协同发展必然带来区域间的文化融合。文化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把资源优势与京津的创意、资金、人才等优势更好结合起来,主动做好“冀文化+京文化”“冀文化+津文化”的文章。

(二)“文化+”的两个维度。

——从理论的维度看,“文化+”是世界观。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是新形态,要围绕社会与经济“两个效益”,发挥市场和创新“两个作用”,优化配置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两个要素”,形成文化与其它业态的“双向融合”;“文化+”是新常态,更加注重“创造性转化”,更加注重“创新性发展”;“文化+”是新生态,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要素容纳其中,形成“五位一体”、以文化成天下的大生态。

——从实践的维度看,“文化+”是方法论。包括三个方面:“文化+”是新模式,必将对传统的生产模式、传播模式、营销模式、服务模式、文化消费模式带来巨大影响;“文化+”是新过程,是文化资源、文化创意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文化+”是新载体,就是依托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与传统行业的“化学反应”。

(三)“文化+”的六个特征。

——文化标识,核心价值。就是以文为主,兼收并蓄。必须植根于文化土壤,以文为“体”,以“+”为用,以文化的“源头活水”带来业态发展的“一江春水”。

——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就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具体来说,就是要尊重人的文化需求,关注人的文化体验,改善人的文化生活,保障人的文化权益。

——继承传承,跨界融合。就是消除壁垒,1+1>2。主动突破文化与经济社会其它部门、其它行业的传统鸿沟,将文化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进行全面融合,从而产生1+1>2的综合效益。

——创新驱动,标新立异。就是创意至上,内容为王。美国英特尔公司前总裁葛鲁夫曾经说过,“整个世界将会开展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的主宰。”21世纪是“眼球经济”的时代,好创意、 好作品、好内容永远是王道。

——衍生发展,善做乘法。就是链条延伸,增值增效。文化要衍生发展,就不能“看山只是山”,而要“顾此及彼”“由此到彼”,产生连锁反应,做大规模效益。

——包容开放,培育涵养。就是多元共生,互促互进。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文化断裂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特质。适应“文化+”,就要继承弘扬中华文化的包容开放性质,使其融入现代社会,体现时代精神。

 

二、正确把握“文化+”的方向与重点

“文化+”是当前文化发展的大趋势,要根据文化队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传承、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六个方面的形势与任务,进一步明确方向与重点。

(一)文化队伍要“+使命”“+责任”。

所谓“+使命”,就是要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增强文化自觉自信。中华文华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顽强的文化,以无可比拟的历史能量穿越时空。要清醒看到文化的“力量”,自觉肩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所谓“+责任”,就是要把握“文化+”的机遇挑战,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一方面,“文化+”标志着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度,拓展了文化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面对“文化+”,还存在思想认识守旧、创新创意能力不足、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等方面的不适应。必须抓住机遇,破解难题,把文化改革发展推向新的高潮。

(二)文化事业要“+现代”“+投入”。

所谓“+现代”,就是要健全“三个体系”:一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注重均等化和标准化;二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确保文化市场繁荣有序;三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深入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所谓“+投入”,就是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从河北省来看,全省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从2001年的0.43%减少到2010年的0.25%;近两年,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一直处于全国后几位。文化事业是文化民生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强化财政支持。

(三)文化产业要“+创意”“+效益”。

所谓“+创意”, 就是通过创意元素,实现“点石成金”。一个注入文化创意的设计作品作用于相关产业和产品,才能塑造其形象、提升其附加值。所谓“+效益”,就是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四)文化传承要“+生态”“+活化”。

所谓“+生态”,就是要在发展中传承文化生态,在开放中保护文化生态,在创新中培育文化生态,在包容中涵养文化生态,在传播中弘扬文化生态。所谓“+活化”,就是在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弘扬中国精神,让中华优秀文化“立起来、活起来、用起来”。

(五)文化生产要“+特色”“+品牌”。

所谓“+特色”,就是要挖掘资源优势,打造文化精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风格。所谓“+品牌”,就是要做强做优,形成“招牌”,增强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六)文化消费要“+适应”“+引导”。

所谓“+适应”,就是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要在普遍均等上下功夫,文化市场要在多样化、多层次上下功夫。所谓“+引导”,就是要加强对文化消费的方向和习惯的引导和培育。一方面,要坚持寓教于乐,培育引导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文化消费情趣;另一方面,要进行消费引导,增强文化消费意识和文化消费习惯。

 

三、积极探索融入“文化+”的基本路径

适应、融入“文化+”发展趋势,必须从思想观念、规律认识、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学习实践等方面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自我革新。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强化“四种思维”。

——强化市场思维。适应“文化+”发展新趋势,必须强化市场思维、增强市场意识、完善市场机制,用市场手段推动文化跨界合作、融合发展。

——强化开放思维。在“文化+”时代,要主动打破“一亩三分地”的认识误区,突破“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封闭狭隘观念,开阔眼界、善作“加法”,走出一条融合之路、共赢之路。

——强化创新思维。要大兴“创客精神”,提倡“人人都是创新者”“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都能成创客”,以无处不在的创新推动文化改革发展。

——强化法治思维。要在法治思维、法治框架下推进文化建设的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依法管理,为文化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认识规律,把握“三双”。

——价值引领规律。概括起来就是“11158”:高举一面旗帜,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旗帜;坚守一个根本,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一种精神,就是中国精神;构建五大体系,就是目标体系(中国梦)、信仰体系(中国力量)、灵魂体系(中国精神)、实践体系(中国故事)、法律体系(中国法治);正确对待八种文化,就是发展传承先进文化,创新培育传统文化,扶持保护通俗文化,开放引领流行文化,改造转化落后文化,抵制清理有害文化,包容涵养多元文化,传播弘扬主流文化。

——继承与创新规律。没有创新,继承就失去生命力;没有继承,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保持民族特色,创新时代价值。

——开放包容规律。“文化+”时代是一个多元力量参与、主客体双向互动的时代,文化发展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和创造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增强发展活力。

——“双传”,即:传承,传播。传承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对于文化工作者来说,这是第一位的任务。文化工作者一定要在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贡献力量、奉献价值。

——“双创”,即:创新,创造。《诗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的条件下,文化要紧紧围绕时代主题,在“创新”“创造”上做好文章。

——“双发”,即:发现,发展。要发现文化的价值,发现文化产品的属性,立足中国国情,立足区域特色,找到发展定位,与时代合拍、与区域适应。

(三)改革体制,转变机制。

“文化+”作为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新形态,要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去适应和融入。总体思路是:把握一个核心,完善一个体制,创新三个机制。

——把握一个核心。即: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核心是用好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让“两只手”各司其职、优势互补。

——完善一个体制。即: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脚下向管天下转变。

——创新三个机制。一是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机制。推进转企改制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文化资产评估体系和文化产权交易体系。三是标准化的管理机制。使标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追求。

(四)探索方式,寻求途径。

“文化+”的时代,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探出一条路来。

——“文化+创意”,增强文化的渗透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要立足区域文化资源,淡化行业界限,通过文化植入、创意融入和设计提升,增强渗透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文化+科技”,推动文化产业由“速度” 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将现代信息手段和时代元素融入文化产业发展,广泛借助新技术、新媒体搭建新的传播平台,采用先进信息手段拓展文化产业策划、宣传、营销的方式和渠道,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空间。

——“文化+工业、农业、城建、旅游”,推动经济增长点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文化+工业”,推动“制造”向“智造”和“创造”转变;“文化+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生态效益显著提升;“文化+城建”,营造传统、现代、生态、艺术相交融的文化生活空间;“文化+旅游”,树立旅游地品牌文化形象。

(五)善于学习,勇于实践。

认识“文化+”、适应“文化+”,最基本的是要做到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要善于学习思辨。要保持一种知识的危机感、本领的恐慌感、学习的紧迫感,坚持终身学习、随时随地学习。通过学习,更新知识结构,突破思维定势。

——要长于实际实践。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中,总结经验,探求规律,提高研究探索问题和抓好工作落实的能力。

——要成于攻坚克难。要反弹琵琶,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创新务实的精神适应“文化+”,推动文化改革发展。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06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