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协会新闻
新时代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创新路径研究
分享到:
时间:2025-08-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新时代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创新路径研究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形态,承载着党和人民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与实践智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记忆的载体,更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与育人使命。其育人功能的创新发展,既是应对数字化浪潮深刻重塑社会文化生态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需求。

  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内涵

  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内涵呈现出多维度拓展的鲜明特征。从物质维度看,红色文化的载体已突破传统革命旧址、文物档案等实体范畴,延伸至新时代脱贫攻坚纪念馆、抗疫精神主题展馆等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新兴载体,形成了传统资源与当代实践相互映照的物质体系。从精神维度看,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红色精神不断衍生新形态,“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等新时代精神标识的涌现,正是红色精神在当代实践中的升华。

  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内涵体现为多维价值体系的深度整合。其一,政治价值层面,红色文化通过系统的历史叙事与价值阐释,不断铸牢青年群体对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成为凝聚政治共识的重要文化纽带。其二,文化价值层面,红色文化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形成了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生命力的独特文化标识,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支撑。其三,实践价值层面,红色文化通过还原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彰显理想信念的实践力量,有效激励青年群体将精神认同转化为实干担当的行动自觉。例如,浙江地区“红船精神”与“蚂蚁岛精神”的当代融合便是例证,既延续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又彰显了新时代“艰苦奋斗、敢啃硬骨头”的实践品格,实现了价值理念与实践行为的统一。

  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内涵从国内叙事场景延伸至国际话语建构层面。这已成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例如,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打造的“数字一大”元宇宙服务矩阵,通过多语言交互界面向全球用户传递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了红色文化国际化表达的创新实践,推动红色文化在全球语境中形成更广泛的价值共鸣。

  新时代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在思政教育方面,红色文化有助于青年筑牢思想根基、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红色文化是思政教育鲜活的素材,青年研习红色文化,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红色文化铭刻着党的奋斗历程与辉煌成就,研习红色文化,有助于青年增强政治敏锐性与判断力,为其成长为合格的时代建设者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价值引领方面,红色文化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滋养和精神根基。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可以引导青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准则,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在情感培育方面,红色文化有助于培育青年的家国情怀与集体意识。红色文化中的革命故事、英雄事迹,以及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极易引发青年的情感共鸣,唤起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之爱,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在实践方面,红色文化有助于激发青年的实干精神和责任担当,为其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引。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正是在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指导下,新时代青年主动投身社会实践,尤其是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具体活动中,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动展现着其应有的责任担当与精神风貌。

  新时代红色文化育人的创新路径

  通过课程思政的“滴灌式”渗透,让红色基因融入教育全过程。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有机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如历史学科中可深入讲解中国共产党历史,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文学学科中可赏析《红岩》《青春之歌》等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观念。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实现红色基因在教育全过程中的渗透。

  利用数字技术的“沉浸式”再现,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如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观革命纪念馆、红色遗址;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在教材、图书等载体上呈现红色文化内容,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增强学习趣味性。此外,开发红色文化主题游戏、动漫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让红色历史在数字化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

  通过社会实践的“项目式”转化,让学生从“听故事”到“做实事”。如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整理编写红色故事、革命人物传记等,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文化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馆、红色景区担任讲解员、志愿者,为游客讲解红色历史,在实践中深化其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打造“年轻化”的文创产品,让红色文化真正“潮”起来。要精准抓住当下青年的兴趣点和消费需求,将红色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创意设计;开发兼具吸引力与实用性的产品,推出红色主题文具、服饰、配饰等;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实现与当代生活的融入。

  采用国际传播“对话式”叙事方式,助推红色文化走向世界。例如,组织相关的国际会议和文化项目,邀请海外相关专家探讨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提升红色文化的国际认同感;借助海外社交媒体发布红色主题的短视频、图文等素材,让红色文化在海外传播;在影视作品、文学创作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扩大红色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提升红色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感染力。

 (张天翼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06311号-1